美國哈佛大學法律系教授 Elizabeth Warren,身兼美國著名的破產法專家和民主黨參議員候選人,並於該次選舉中拿下 Massachusetts(麻州)參議員席次,是麻州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國會參議員。以下是 Warren 在2011年一場關於稅賦公平所發表的演說:
以下節錄文字約從影片55秒開始
There is nobody in this country who got rich on his own, Nobody!
在這個國家,沒有任何人只靠自己的努力就能變得富有!
"You built a factory out there? Good for you."
"But I want to be clear: you moved your goods to market on the roads the rest of us paid for; you hired workers the rest of us paid to educate; you were safe in your factory because of police forces and fire forces that the rest of us paid for. You didn't have to worry that marauding bands would come and seize everything at your factory, and hire someone to protect against this, because of the work the rest of us did.
我要把話說得明白,也許你認為你一切的成就都是來自於你自己奮鬥的成果,可是別忘了那些社會成本,因為社會大眾的納稅,政府修建道路,你的貨物才能在工廠和市場之間順利運輸;社會大眾出資建立了完善的教育制度,你才可以雇用到優秀的員工;你不用擔心搶劫或意外,因為政府設立了安全的警政機構與消防隊安全維護,才讓你可以在工廠裡安心工作。
"Now look, you built a factory and it turned into something terrific, or a great idea? Keep a big hunk of it. But part of the underlying social contract is you take a hunk of that and pay forward for the next kid who comes along."
你看,你建造了一座工廠,並且經營的有聲有色或者發展出很好的理念,你可以拿走大部分的利潤,但是,這背後隱藏著一份社會契約,這份契約的內容是,你可以拿走這些利潤,但是你必須為下一代人負擔這些費用,讓制度運作得更順利。
以下轉貼報紙關於 Elizabeth Warren 的介紹
美國政壇明日之星 ─ 華倫(Elizabeth Warren)
美國大選在11月6日順利落幕。選前大家普遍擔心重演8年前小布希和高爾僵持不下的局面並未發生。然而,隨著結局的底定美國股市卻出現一波的大跌。尤其金融股跌幅最深,有人認為這是選前利多出盡,也有人認為這是激情已過重回財政懸崖基本面的結果。但有一部份人認定的原因卻可能讓許多台灣人意外,「這是因為華爾街最大夢魘 ─ Elizabeth Warren 當選參議員了!」
一個沒有選舉經驗,生涯首次參選的菜鳥參議員可以讓美股大跌?或許從她的募款情況能探究答案。在選區僅限於麻州參議員的選舉中,華倫的競選捐款不但來自全美各地,而且80%是50美元以下的小額捐款,全美民眾投射在華倫的熱情和期待可見一般。
而此次選舉全美獲得捐款僅次於華倫的候選人,恰是她的選舉對手現任參議員布朗(Scott Brown)。布朗的主要捐款來自華爾街的各大金融機構,華爾街不惜一切投下重金要讓華倫無法當選,也讓這場「草根」對上「銀行家」的選舉,如同大衛和巨人歌利亞對決般,成為總統大選外另一場受全美矚目的焦點。
何以華爾街如此痛恨和懼怕華倫?這得從她的經歷談起。華倫任教哈佛大學法學院多年,專精在破產法並長期研究美國中產階級的破產案例。
2008年金融風暴時,美國國會通過《緊急經濟穩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ty Act),並設立監管委員會督察行政部門運用這筆資金的情況,即由華倫擔任5人監管小組主席。這是她第一次和政治產生關聯。歐巴馬總統上任後,簽署了限制華爾街作為的消費者保護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 Act,並任命華倫籌設金融消費者保護局(CFPB),以保障消費者不受金融商品中的法律陷阱所詐欺。
2011年9月,成立僅2個月的CFPB向全美50州的檢察長發佈1份報告。認為華爾街多家房貸銀行為了節省費用,當借款人還不出貸款時,不但不設法協助這些屋主再融資,反而加速法拍,讓許多房貸戶在未能充份了解自己權益並獲得協商前就失去了房子。依據這份報告,美國司法部和各州檢察官起訴了5家最主要的房貸銀行,包括美國銀行,花旗,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和Ally Financial。這5家銀行最終和政府和解,合計付出美國金融業史上最高250億美元的罰金,因銀行不當流程造成損失的房貸戶因此獲得賠償。
華倫的表現獲得許多美國民眾的喝采,卻也被華爾街視為最頭痛的人物。在CFPB成立後,華爾街挾龐大遊說勢力和共和黨國會議員極力反對下,讓代理局長的華倫丟了提名,讓她再也無法監管銀行相關業務。
華倫回到麻州,挑戰並擊敗現任參議員布朗,成為麻州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國會參議員。「華爾街和共和黨開始後悔當初為何要阻擋華倫在CFPB的任命…」,這是選舉揭曉隔天,美國許多媒體報導有關華倫勝選的開頭文字。「如果華倫重返華盛頓是華爾街銀行家的惡夢。那麼如果她能順利進入參議院的銀行委員會(Banking Committee)直接監管銀行事務,就是惡夢成真了。」
銀行委員會傳統上都是由資深議員參加,沒有新進菜鳥就進入的先例。不過日前民主黨已經宣佈華倫將獲提名進入銀行委員會。未來6年可預見會是華爾街痛苦的時間了。
華倫代表著美國傳統左派勢力,主張以政治力量照顧弱勢並限制大企業無限制的權力擴張。強調金融業務應有的透明化與負責任。也是承繼Chris Dodd和Barney Frank(Dodd-Frank法案提案人)相繼退休後,支持大力監管和限制銀行不能大到不能倒的地步,更代表著美國小市民對於華爾街利用金權對美國政治呼風喚雨種種亂象的反對聲音。
美國媒體常用「格殺勿論」(Take No Prisoner)這樣的字眼來形容華倫的強悍。但正因為這份堅持,讓她在短短4年內從1位哈佛法學教授一躍成為美國中低階層和高知識份子對於公平正義精神的希望。如同4年前沒有人相信具有非洲血統僅擔任1屆參議員的歐巴馬會選上總統。誰知道具有印地安血統的參議員華倫,未來有沒有可能再次打破美國歷史。但不管如何,挾著民意的高人氣(和高爭議性),華倫會是美國政壇的明日之星。
胡智國史丹佛大學博士後研究
李華驎鑫富華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
2012-12-28 工商時報
原新聞網址已失效,故未附上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