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最令政府頭痛的二項問題就是持續的高失業率,以及貧富差距的擴大。然而與其他國家相較,從失業率來看,以去年平均四.四%左右的水準,台灣在三十四個發達的經合組織國家 (OECD) 中排名第五,比 OECD 的平均值(八.三%)低了近一半,也低於鄰近的日本、澳洲,甚至遠低於美國與歐盟國家。從貧富差距來看,二○一○年全國最富有的二十%家庭,與最貧窮的二十%家庭的平均家庭所得差距倍數為六.一九,吉尼系數為○.三四二。這樣的水準使台灣的所得差距比多數 OECD 國家還低,其表現僅次於北歐福利國家。
台灣在這些「數字」上表現優異,奇怪的是,台灣民眾卻普遍不表認同,覺得數字與感受落差極大。到底是台灣的民眾喜歡抱怨?還是官員們所信賴的數據有誤?筆者透過分析,提供新的解釋。
總歸來說,官員與民眾感受落差的原因在於通用的指標無法正確地描述當前的社會現況。以勞動市場來說,台灣的低失業率與其他同水準國家的處境大不同。在正常情況下,低失業率代表的是高就業率與高生產力。台灣則是一個特例:低失業率與低就業率同時存在。
在三十四個 OECD 國家中,台灣的失業率(四.四%)低於三十個國家。然而就業率(五五.六%)卻是倒數第二,遠低於 OECD 平均值(六七.六%)。其原因出於另一項重要(但不常被強調)的事實:台灣有高達四二%(八百萬)的非勞動人口。這群人口在不滿社會現況的聲音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可能包括了對勞動工作前景失望,他們不願進入勞動市場,因為知道就算投入也無機會找到工作。這些人群,加上原本就被列為失業的人口(約五十萬),才有可能形成一股社會反對抗議的聲浪。
此外,大量的非勞動人口引發的社會成本也不容忽視。多達一四○萬戶無業家庭(占總八百萬家戶的十七.五%)的成員(特別是兒童),非常容易落入所謂的貧窮陷阱中;約二三二萬的非勞動人口擁有大專以上學歷,顯示了人力資源沒有充分利用。低就業率也凸顯出勞動力供需結構的矛盾現象,所學的技能與職場需要不相符。另外,薪資過低也可能是造成許多人不願進入勞動市場的原因。許多大學畢業生的年薪甚至低於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所得,說明高等教育的投資報酬率低落。這些因素都是造成對就業市場悲觀的原因,然而,通用的失業率指數無法有效地看到隱藏的危機。
以所得差距來看,傳統用調查資料得出的五等分位差距倍數法,已不能合適地描述當前貧富差距狀況。現今國際上最關心的不均等問題重點放在是否財富集中在少數人身上,而不在比較富人與窮人所得上的差距。事實上,超級富人的成長已成為許多國家(特別是英美)貧富差距擴大的主要因素。這也是占領華爾街運動群眾的訴求。目前各國對貧富差距最新的研究正是朝此方面來發展,利用稅務資料來看到底全國最富有的十%、五%、一%,甚至○.一%,他們的收入占全民所得的百分比。例如著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E. Stiglitz對貧富差距的論述及他最近的新書《不均等的代價》都以此指標來說明所得差距的嚴重程度。目前國際間建立的高所得戶資料庫就是由各國的財稅資料而來,也已被學者用來研究貧富差距與金融風暴的原因。
以此法來分析台灣貧富差距給了我們一個完全不同的景象。顯示台灣最窮的二十%報稅戶收入僅占總所得不到四%。從底部算起一半的人口總收入不到全國的五分之一,而底層六十%的人口(約三三○萬戶)的總收入也只占總所得的二六%。另一方面,全國最富有的五%擁有近二六%的總所得。換句話說,全國最富有五%的與全國最窮六十%所擁有的總所得一樣多。這些數據明確顯示台灣所得集中於少數富人的嚴重程度。此外,也顯示台灣近十年來的貧富差距現象逐漸惡化。
想要拚經濟,縮減貧富差距?筆者建議政府第一要做的,是對於數據不符合民眾實際的感受,提出一個具體的回應。利用合宜的分析工具,配合多樣資料去瞭解差距的來源。若堅持使用與民眾感受有落差的數據,所有的改革將是白費,所提出的保證也只是口號。
數字與感受 為何差很大
2012-10-29 01:32 中國時報 【陳文豪】
(作者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OECD 經濟研究員)
ref: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102900347.html
[感想]
作者陳文豪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OECD) 經濟研究員。
查了一下經歷,還蠻酷的!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2001年6月進入加拿大聯邦政府統計局工作→2009年8月,接受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總部的職位,前往法國巴黎,職位合同要到2013年中才期滿,全家未來的落腳點還存在不確定性。
http://www.heraldmonthly.ca/newspaper/web/articleView.php?date=201112&id=591
[補充]
◎ "就業率" 從原文所傳達的論點,一開始還以為是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勞動參與率)",但實際查了數據發現和"勞動參與率"對不太起來。
再比對其他指標數據和定義,作者應該是指 " Employment/population ratio "
OECD 動態選單式查詢 ←查證數據時才發現,以前不知道。
http://stats.oecd.org/Index.aspx?DatasetCode=LFS_SEXAGE_I_R
Series→ Employment/population ratio
Sex→ All persons
Age→Total
可以看到 OECD countries 在2011年數據為67.5